新观点来袭:AI时代直面科技浪的冲击🌊,从底层重塑华语二语教学的理念

写给爱哲学思考的你 - 走心长篇

0:00/1:34

(本文初版刊登于台湾期刊《国文天地》,故保留繁体写作✍️,且有所修改)

在這個問好問題比擁有答案更為重要的時代,我想嘗試以提出問題的方式來探討如何在AI時代重塑華語作為二語教學。因此,這篇文章將以提問的形式展開,文章中所提供的回答絕對不是唯一的正確答案,而是我的思考起點,並且希望通過這些問題與回答這樣的自我對話形式來啟發讀者的思考,促進不斷對話和變革。

為什麼在AI時代還學習華語?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又該如何學習?這些重要問題將引領我們深入探討華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未來方向。在思考和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也許會發現,真正的傳承在於勇於突破、創新和適應變化,只有這樣,才能讓華文第二語言教學隨著時代的脈動重生,而不是在時代浪潮中守著過去時代的規則而黯然退潮。

AI時代為何學❓

理念一 :為學而能為自己所用而學,比「正確答案」更有用

在AI時代,我們面臨的信息量和知識體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龐大和複雜。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習的目的早就不再僅僅是追求「正確答案」,而是要學會如何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拓寬人生的廣度和思維的深度。以學習華文為第二語言來說,這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掌握(事實上,技術層面的技能很快就會被取代),更是開啟一扇通向更廣闊世界的大門。這扇門背後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哲學思想、人生洞察、興趣社群甚至是潛在的朋友與緣分,這些都是重要的資源和可能性(access)。這些重要的資源和可能性能夠豐富個人的生命體驗,在我看來,是「為何學」大哉問的一個重要回答。而要將這些豐富的可能性與自身产生連結,更重要的一步是讓學習者能夠有真實的「用」的感覺,進而通過「用」去思考、反思,不斷將自身與所學連結得更緊密,讓學習不再浮於表面之上,而是可以內化(Vygotsky,1960)。我認為,創造一個學而能用的環境,比任何自上而下的說教都更加重要。

在學習過程中,「用」的感覺非常重要,因為「學習」這個動詞本身不是目的,為了積累能力解決問題,達到自身成長才是。在一個可以使用語言並得到反饋且能完成任務的真實情境之下,比如和不同語言背景的朋友交流,又比如用華語處理工作、與人交談、甚至點餐,學習者自然而然會得到自然的反饋和快速的進步。在我採訪的許多終身學習者之中(Han & Reinhardt, 2022),他們幾乎都提到過創設語言環境(不論是地理環境的改變,還是虛擬環境的有意識創設)對他們永續學習的重要性。顯然,若將時間尺度拉長,在未來,傳統華文二語學習中執著追求的「標準答案」、詞彙記憶早已經沒有那麼重要,因為這些記憶型的知識,只要問AI就會有答案,學習可以隨時隨地發生。重點是,學生是否想學,是否會提出好的問題,是否知道自己需要學什麼,是否懂得自己反思自己學習的效果,以及是否會利用資源為自己創設語言學習環境。

理念二:為找到有意義的連結,豐富生命體驗而學,比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連結與內驅力

我之前提到了語言學習與豐富生命體驗在這個科技時代的重要性。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缺的並不是知識,而是與知識產生有意義連結的能力。要找到這種能力,就要向內看,了解自己,尋找內驅力。同時,在當今這個時代,學習早已不再侷限於課堂內,許多在課堂之外的有意義連結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同樣至關重要(Benson, 2011),同樣值得被看見,被探討,打破課室的「次元壁」。

例如,在新加坡的語境中,通過學習華語,一些華族學生可以與上一輩的重要家人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學習這門語言的意義還在於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繫。此外,學習華語還能為學生打開新的機會。不僅僅是職場上的機會,還有愛好上、生活體驗上、與人的關係上。一個偶然的機會也許就給學生的人生體驗創造了難忘的回憶和美好。深度的旅行體驗也是一個重要的連結。當學生能夠用華語交流時,他們在華語國家旅行時將獲得更豐富和真實的體驗。與當地人進行深入交流,不僅能更好地了解當地文化,還能讓旅行變得更加有趣、有主動性和有意義。

這些連結可能成為學生學習華文的內驅力,需要被拿來探討與覺察。而在學習華文、探索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找到新的連結,這些連結會在學習路程上不斷湧現,成為新的內驅力,讓學習得以永續。例如,學生可能會通過學華文發展新的愛好,比如觀看武俠劇,讀小說,或者通過學華文認識生命中重要的人。這些新的連結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生活,也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學習動力和樂趣。

因此,比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否在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內驅力和有意義的連結,並且捕捉、欣賞與感恩這些連結。通過這些有意義的連結,學生能夠將所學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從而豐富他們的生命體驗,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成就感。

理念三:不為考試而學,為「成為」而學。學習是長期的旅程,不再有終點

以往的華文作為二語學習過度強調標準答案和死記硬背,卻較少關注學習過程中的能力培養,這讓一些學習者以為,只要答案百分之百與老師一樣,就是能力提升了。我自己剛開始作為西班牙文學習者的時候也曾有過這樣的迷思,以為只要記住就是學會。但真實情況遠非如此。許多能夠在考試中拿高分的語言學習者,在真實環境中卻基本無法開口,無法真實使用語言完成生活中的挑戰,甚至很多學生離開學校後就不再學習了。這是非常可惜的。

學習本身是我們一出生就自然而然在做的事,是生命回應好奇的巨大潛能。可惜以前的教育過度強調分數,而不是學到能力。在過度的分數綁架下,內驅力和個人連結都被磨平,學習不再自然快樂,學生無法繼續也不難理解。今天的時代,學習早就打破了場域與時間的界限,AI也為「知識」的重要性祛魅。越來越多學者以長期主義的視角來看語言學習(Larsen-Freeman, 2017)——語言學習是長期的旅程,跟隨人生階段不斷起伏,不再有終點。而通過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實際使用語言,學習的目的自然會湧現。

同時,語言學習中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這涉及「身份認同」(identity)的概念 (Norton, 2013)。學習華文,如前文提到,因為語言大門背後的資源和可能性,或許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並拓展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這不僅是語言技能的提升,更是文化理解,跨文化敏感度和自我認知的深化。通過華文二語學習,學習者可以開啟不同文化的覺察之旅,成為一個能夠靈活適應和應對不同文化環境的溝通者。不為考試而學,而是為了「成為」而學。這種長期主義的學習視角,不僅能提升學習者的能力,還能幫助他們找到學習的真正意義和樂趣。

AI時代學什麼❓

理念一 :學時代脈絡下的核心力

以往的教育模式在過去的脈絡和目標裡,潛移默化地讓學生落入了被動思維,即學校先預測未來,提供「成功」的標準,學生再按照要求順應未來的潮流而上。但在當今的時代,世界的樣貌被逐漸解構,預測未來變得幾乎不可能,所謂的標準也無法預先制定。

在這樣的時代脈絡下,教育學者們更加提倡人的核心力(New London Group, 1996),即能夠幫助我們擺脫被動思維,主動探索學習,為自己負責且找尋意義的能力。有了這些核心力,學生才能具備面對變化的彈性與面對不確定性的韌性。

這些核心力包括:

批判思維

批判思維是指能夠對所接受的信息進行分析、評估和質疑的能力。這種能力幫助學生在面對海量信息時能夠做出自己明智的判斷,避免盲從。在學習華文作為第二語言時,批判思維尤為重要。學生需要辨別不同語境下的語言使用,理解背後的文化敘事,並且能夠質疑和反思所學內容的真實性和適用性。

創造力

創造力是指能夠產生新穎且有意義的想法的能力。在語言學習的環境中,創造力不僅僅體現在語言運用上,還體現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中。學生需要在不同語境中靈活運用語言,這要求他們具有創造性地解決交流中的問題,並能夠以創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溝通力

溝通力是指有效傳遞和接收信息的能力。在學習華文作為第二語言的過程中,溝通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學生需要學會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進行有效溝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觀點和感受。通過語言課堂上的實踐活動,如討論、辯論和角色扮演,學生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學會在多元文化環境中自如地交流。

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能夠理解和感受他人情感和經歷的能力。同理心的培養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為和思維方式,培養開放心態。通過接觸和學習不同文化的故事和經歷,學生可以在語言學習中培養出強烈的同理心,從而更加深刻,精細地理解和欣賞多元文化的特質。

語言作為構建思維的工具,能與這些核心力結合得很好。二語課堂本身就是面對不同文化、不同觀點、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身份認同的複雜語境。在這個語境下,直面不同,與不確定性相處,正是培養這些核心力的理想環境。核心力相較於可以通過記憶評測的知識,更難以被量化,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重要。相反,正是這些核心力,幫助學生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能夠靈活應對,持續成長。

理念二:學比知識更重要的事——語言,不僅僅是工具

我們常常會說,語言是一種「工具」。我個人認為,除了工具性的部分,語言還有更為重要的特性,那是與人性的底層相連結的。這並不是說工具性不重要,而是說過度強調工具性反而會忽視了語言這個社會人文造物所承載的人性的多元和情感的豐富性

在我自己的一線教學經驗裡,印象最深刻的往往不是學生的成績有多好,而是通過語言學習的旅程,學生展現出來的好奇心、有趣的創意,以及多年之後再與他們相見時,他們分享的從學語言開始延伸出去的人生可能性與重要的連結。這些可能性包括新的生活環境、意想不到的工作型態,甚至是從未料到的重要人事物。

在今天的科技時代,藉由AI,我們真正在探索的是人的特性和生而為人的意義。這是一個深刻的話題,而我的思考也剛剛起步,與讀者共勉。工具性固然有其一席之地,而人性,卻更為無可替代。在語言學習中,我們或許過於關注那些語言中可以被翻譯出來的部分,通過可以被翻譯的部分來訓練我們的學生。然而,更寶貴的學習動力可能落在那些無法被翻譯的部分,也許是詩詞的美妙,是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魅力,而這部分所喚起的好奇心,或許才能支持語言學習的持續。

語言中無法被翻譯的部分,正是語言與人性底層連結的證明,因為這部分複雜而迷人。這些無法量化的情感和經歷,構成了語言學習中最珍貴的部分。當學生在文字中體會到美感,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感受到共鳴,在不同的碰撞中感受到自己認同什麼,不認同什麼,這些體驗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促使他們不斷探索和學習。因此,比起單純地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營造這樣一個充滿好奇心的探索空間,這樣的空間會埋下好奇心的種子,幫助學生走得更遠,走得更深。

AI時代怎麼學❓

理念一:創設學習發生的環境,豐富體驗感,引導學生找出想要學習的好奇心與理由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裡,我們過度關注如何「教」,而非學習如何發生。事實上,如何創設讓學習發生的環境,是眾多教育學者今天的研究課題。創設好的學習環境並沒有固定的公式,我們既然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也應該鼓勵老師探索適合自己的設計方式。在我與一線老師的合作中,我見過熱衷於遊戲化教學場景的老師,也見過將真實世界的問題帶入課堂的老師,這些都是有意義的設計。

我不鼓勵標準化學習環境的創設,不過我們可以借鑒MIT學者Resnick(2014)提出的四個P: project(項目)、passion(熱情)、peer(同伴)、play(玩樂),來談談創設學習環境需要注重的四個元素。

項目(Project)

當學生參與項目時,他們在一個有意義且有動力的情境中學習新技能和新概念,這是一個完整的體驗,而非割裂的知識灌輸。他們不僅學會解決問題,更學會發現新問題,並根據需要改變目標和策略。對於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項目可以包括創作故事、進行戲劇表演,設計遊戲,或者拍攝紀錄片,組織交流活動等。這些完整的項目體驗不僅讓學生有場景應用語言知識,還能提升他們的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熱情(Passion)

當學生學習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時,他們會更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並在面對挑戰時堅持不懈。我曾遇過一些老師會抱怨華文難學導致學生缺乏興趣,這背後的預設似乎是認為學生只喜歡簡單的事情,但事實並非如此。學生是可以做到樂於挑戰的,只要他們對學習內容充滿熱情。華語教學中,可以留出一個小空間,鼓勵學生探索他們自己感興趣的華文相關話題,比如網路文化、影視劇、電影或音樂。這樣,學生不僅在學習語言,也在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將學語言這件事與自己建立起有意義的連結。

同伴(Peer)

創造性學習是一種社交活動,學生通過分享想法、合作項目和借鑒他人的工作來進行學習。在華語學習中,鼓勵學生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和項目,能夠促進語言的實際應用和相互學習。例如,學生可以組成小組進行戲劇演繹、合作製作華語視頻,或者一起討論和分析華語網路時下流行的話題。

玩樂(Play)

玩樂不僅是一種活動,更是一種態度,一種與世界互動的方式。若我們觀察年齡最小的那些學習者們,我們會發現,當孩子以玩樂的心態學習時,他們會不斷嘗試新事物,冒險,測試邊界,並在此過程中迭代學習。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寶貴潛能。在華語學習中,老師可以設計遊戲化的學習活動(注意,遊戲化並不局限於競爭類遊戲),例如角色扮演、模擬情境等,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討論與分析中進步。

這四個元素能夠給我們創設有意義的學習環境帶來啟發。通過這些設計,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華語學習中找到自己的好奇心與學習理由,並激發他們持續探索和學習的動力。

理念二:覺察並改變「等待被教」的文化

在亞洲社會(新加坡也不例外),城市風景線裡的一個特色是此起彼伏的補習班,這種情形即是「等待被教」(這種默認的「如果我這個不會,會有人教我」的下意識心情)的社會氛圍的具象體現,也是促成「等待被教」文化的推手。這種「等待被教」的文化,讓學習者誤以為成績和結果是一切學習的目的,而失去了自己對學習的主動權和好奇心,這是很可惜的。

藉由科技與AI時代的來臨,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這種視角的狹隘,也正在不斷放大視野,去一起思考學習的意義。覺察到過去的局限性,是我們邁向改變的重要一步。在這個新的時代脈絡中,我們需要看到,學習是一生的課題,是對生命好奇與成長的回應。啟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權,建立自我评价体系,自我引導,自我負責,在創作中學習成長。

在華文學習的情境中,已經有學者開始暢想面向未來的學習者的樣貌(Lan, 2021)。面向未來的華文學習者應該是自主智慧的學習者。他們應該是負責任的,能夠自我引導學習進程,並為自己的學習成果負責。這意味著他們不再單單依賴老師或補習班的指導,而是會主動尋找學習資源,設計學習計劃,並進行自我評估和反思。

面向未來的華文學習者應該是精準的,他們能夠了解自己,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精確地選擇學習內容和方法,而不是單單被動接受預設的課程。這種從自身出發的精準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個性化和有針對性。比如,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華文話題並找到其中可以探討/創作的主題,如「網路文化為什麼」、「歷史人物新觀點」,這樣學習就不再是一項枯燥的任務,而是充滿樂趣和意義的探索。

體驗為主的學習也是未來華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元素。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通過參與實際項目和解決真實問題,獲得寶貴的經驗和技能,從此知識才能對他們產生意義,而非存在於課本上的符號。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例如,學生可以參加戲劇表演、海外文化交流活動等,這些活動能夠使他們在真實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將學習通過體驗內化。

此外,面向未來的華文學習者應該是多面向的,他們能夠在不同的學科和領域中靈活轉換,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這種多面向的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他們能夠應對複雜多變的現實世界。比如,誰說華文學習不能結合城市規劃,誰說華文學習不能結合美學設計,誰說華文課上不能與AI合作,一起為自己所處的社區設計標誌?學科之間的互相流通,絕沒有以前認為的那麼單一。

總的來說,學習這件事,是時候讓學習者拿回主動權,並開啟自主學習、精準學習、體驗學習和多面向學習的新體驗。因為只有成為一個握有主動權的鮮活學習者,才能擁有與AI合作共舞的底氣和能力。

結語💭

為什麼在AI時代學習華語?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又該如何學習?在思考與回答這些重要問題的過程中,我產生了許多新的感悟,也希望借此機會將這些理念交棒給讀者一同繼續思考。學習的本質和目的究竟是什麼?如何能夠創設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學習動力的環境,從而讓學生主動探索?從注重批判思維、創造力、溝通力和同理心的核心力,到超越知識本身,深入理解語言與人性底層的連結,再到從聚焦「如何教」到「學習如何發生」的轉變,並改變「等待被教」的文化慣性,這些都是我們在AI時代需要不斷對話的關鍵課題。